小提琴图是一种结合了箱线图和密度图特点的数据可视化工具,它通过核密度估计(KDE)技术,为数据科学家和机器学习从业者揭示数据中的模式。本文提供了使用小提琴图的见解和实用技术,帮助进行信息的决策和复杂数据故事的自信传达。同时,还包括了实际操作的Python示例和比较。
掌握小提琴图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特性。
了解小提琴图、箱线图和密度图之间的区别。
通过Python代码示例获得创建和比较这些图表的实践经验。
认识到小提琴图在探索性数据分析(EDA)和模型评估中的重要性。
小提琴图是一种展示数据的创新方式,它结合了箱线图和密度图的特点。小提琴图的核心概念是核密度估计(KDE),这是一种非参数方法,用于估计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(PDF)。在小提琴图中,KDE平滑数据点,提供数据分布的连续表示。
KDE计算涉及以下关键概念:
# 核函数和带宽的数学公式
# KDE = ∑K(h * (x - xi))
在小提琴图中,KDE被镜像并放置在箱线图的两侧,形成类似小提琴的形状。小提琴图的三个关键组成部分是:
将这些组件放在一起,可以洞察数据分布的底层形状,包括多峰性和异常值。小提琴图在处理复杂数据分布时非常有用,无论是由于许多组或类别。它们有助于识别模式、异常值和数据中的潜在兴趣区域。然而,由于它们的复杂性,对于不熟悉数据可视化的人来说可能不太直观。
小提琴图在许多情况下都有应用,其中主要的包括:
Seaborn是Python的标准库,它有内置的函数用于制作小提琴图。它简单易用,并允许调整图表的美观性、颜色和样式。为了理解小提琴图的优势,让使用相同的数据集比较它们与箱线图和密度图。
# 安装必要的Python库
!pip install seaborn matplotlib pandas numpy
print('导入库...', end='')
import seaborn as sns
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import pandas as pd
import numpy as np
print('完成')
首先,需要安装创建这些图表所需的Python库。通过设置Seaborn和Matplotlib等库,将拥有生成和自定义可视化所需的工具。
# 创建一个样本数据集
np.random.seed(11)
data = pd.DataFrame({
'类别': np.random.choice(['A', 'B', 'C'], size=100),
'值': np.random.randn(100)
})
# 显示数据集的前几行
print("数据集的前5行:")
print(data.head())
# 获取数据集的摘要
print("\n数据集摘要:")
print(data.describe(include='all'))
# 显示'类别'列中每个类别的计数
print("\n'类别'列中每个类别的计数:")
print(data['类别'].value_counts())
# 检查数据集中是否有缺失值
print("\n数据集中的缺失值:")
print(data.isnull().sum())
# 使用Seaborn生成图表
fig, axes = plt.subplots(1, 3, figsize=(18, 6))
# 小提琴图
sns.violinplot(x='类别', y='值', data=data, ax=axes[0])
axes[0].set_title('小提琴图')
# 箱线图
sns.boxplot(x='类别', y='值', data=data, ax=axes[1])
axes[1].set_title('箱线图')
# 密度图
for category in data['类别'].unique():
sns.kdeplot(data[data['类别'] == category]['值'], label=category, ax=axes[2])
axes[2].set_title('密度图')
axes[2].legend(title='类别')
plt.tight_layout()
plt.show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