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器学习中的特征选择技术

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,高效地进行AI相关工作至关重要。这里的高效意味着能够从机器学习模型中获得最佳的预测分析结果。为了实现这一效率,需要在预测之前进行许多预处理步骤,包括数据处理、操作、特征创建、特征更新、数据归一化等。在所有这些预处理步骤中,特征选择是主要步骤之一。机器学习是一个迭代过程,机器基于提供的历史数据进行学习,并基于相同的数据进行预测。提供的数据不过是信息的行和列的组合,这里的列信息被称为特征。特征分为依赖特征和独立特征,依赖特征是想要预测的目标特征,而独立特征是用于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的特征。

非常重要的是,独立特征应该与依赖特征高度相关。但在现实世界中,这种情况并不总是发生,可能最终得到一个性能较差的模型。为了提高效率,需要进行特征选择。通常,有一些特征选择技术是大家应该了解的,以帮助改进他们的机器学习模型,下面将详细讨论这些技术。

基于过滤器的特征选择技术

1. 基于相关性的特征选择

这是最常见的特征选择技术之一,通过统计关系来选择特征,即考虑与目标变量高相关性的特征,而忽略与目标变量低相关性的特征。这种方法也可以仅用于独立特征,即如果两个独立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很高,则可能舍弃其中一个;如果相关性低,则可以继续进行。相关性(X和y)的统计公式为:协方差(X,y) / 标准差(X) . 标准差(y)。通常偏好的是皮尔逊相关性,其范围为-1到+1,-1表示强负相关,+1表示强正相关。与目标相关性非常低的特征,即低于0.3或30%的特征被忽略。

# Python代码示例,使用Seaborn和Pandas库 import seaborn as sns import pandas as pd # 假设df是包含特征和目标变量的数据框 correlation_matrix = sns.heatmap(df.corr(), annot=True)

2. 基于卡方检验的特征选择:

这是一种非参数测试,通过假设检验和p值进行特征选择。这种测试仅适用于分类特征或包含离散数据的特征。连续特征不考虑在内,因此在执行此测试时不应使用。这种测试的公式为:求和(观察值 - 期望值) / 期望值。如果p值小于0.05,则拒绝零假设,并接受备择假设。使用Python的Scikit Learn库实现卡方检验的代码如下:

# Python代码示例,使用Scikit Learn库 from sklearn.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SelectKBest, chi2 X_new = SelectKBest(chi2, k='all').fit_transform(X, y) # Python代码示例,使用Scikit Learn库 from sklearn.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f_classif F, pval = f_classif(X, y)
沪ICP备2024098111号-1
上海秋旦网络科技中心:上海市奉贤区金大公路8218号1幢 联系电话:178988754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