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-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,主要用于将数据集分成多个簇。该算法通过迭代优化簇中心点,使得簇内样本与中心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化。下面将详细介绍K-means算法的参数设置、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Python中实现它。
在K-means算法中,有几个关键参数需要设置,包括:
这些参数共同决定了K-means算法的行为和性能。在实际应用中,可能需要根据数据集的特点和需求调整这些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。
K-means算法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:
K-means算法的目标是最小化簇内样本与中心点的距离之和,即所谓的惯性(inertia)。这个指标反映了簇内的紧密程度,值越小表示簇内样本越接近中心点。
在Python中,可以使用scikit-learn库中的KMeans类来实现K-means算法。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:
import numpy as np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KMeans
# 生成示例数据
X = np.array([[1, 2], [1, 4], [1, 0], [10, 2], [10, 4], [10, 0]])
# 创建KMeans实例并拟合数据
kmeans = KMeans(n_clusters=2, n_init='auto', random_state=0)
kmeans.fit(X)
# 获取中心点、簇标签和惯性
centroids = kmeans.cluster_centers_
labels = kmeans.labels_
inertia = kmeans.inertia_
print("中心点:", centroids)
print("簇标签:", labels)
print("惯性:", inertia)
在这个示例中,首先生成了一个简单的二维数据集,然后创建了一个KMeans实例并设置了一些参数(如簇的数量和初始化方法)。接着,使用fit方法拟合数据,最后获取了中心点、簇标签和惯性等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