差异比较算法在ASP.NET Wiki中的应用

在本文中,将探讨一种通用的差异比较算法,它能够比较任意类型的对象,并考虑其在ASP.NET Wiki站点中的应用,以实现版本控制和修订跟踪。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作者没有计算机科学学位,也没有深入研究算法设计,但对差异算法有一定的了解。如果读者有任何改进建议或发现作者方向错误,请不吝赐教。

虽然作者对UNIX差异工具等其他差异算法的具体细节不是很清楚,但本文介绍的算法采用了位矩阵和滑动窗口的概念。位矩阵类似于一个棋盘,其中黑色方块表示匹配的项。算法从(0,0)开始,沿着x轴寻找至少两个连续匹配字符的对角线序列。如果找到相同长度的多个序列,算法会选择最近的一个。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角线序列,算法将执行标准操作,比如删除'B'并插入'N',然后更新x和y的位置。

算法实现

算法的核心是使用一个名为DiffEngine的类,它使用一个位矩阵来执行比较。这个矩阵的大小和算法的精确度以及内存使用量有关。窗口大小的增加会提高比较的精确度,但同时也会增加内存的使用量和计算时间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窗口大小设置为255就足够了。

为了使用这个算法,首先需要创建一个ComparableStreamReader的子类。这是一个抽象类,它包含一个名为GetNext()的方法,该方法返回实现了IComparable接口的对象。在示例中,作者提供了一个名为ComparableStringReader的类,它逐个返回字符串中的字符。如果需要比较非字符串类型的对象,可能需要创建自定义对象来实现IComparable接口。

public class ComparableStringReader : Diff.ComparableStreamReader { protected string _source; protected int _location; public ComparableStringReader(string source) { _source = source; _location = 0; } public override IComparable GetNext() { if (_location < _source.Length) return _source.Substring(_location++, 1); else return null; } }

创建了读取器类之后,接下来需要创建DiffEngine类的实例。DiffEngine类有两个属性和一个方法:Compare()Compare()方法接受两个ComparableStreamReader对象,分别代表源(原始)和目标(已更改的文档)。Compare()方法返回一个EditScript对象,这是一个包含DiffCommands对象的集合。

EditScript中的每个命令代表需要对源执行的操作,以生成目标文档。命令类型有三种:InsertDeleteSkipSkipDelete命令使用DiffCommand类的Length属性,而Insert命令使用Value属性。Length属性表示要重复操作的次数,而Value属性表示要插入的对象,它也是ComparableStreamReader.GetNext()返回的确切对象。

沪ICP备2024098111号-1
上海秋旦网络科技中心:上海市奉贤区金大公路8218号1幢 联系电话:17898875485